血感染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寒战、乏力、皮肤瘀点瘀斑、关节疼痛等。
1. 发热:
发热是血感染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原体入侵血液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体温升高。体温可呈持续性高热,也可能是间歇性发热,体温波动范围较大,有时可高达39℃甚至40℃以上,患者常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表现。
2. 寒战:
寒战通常与发热相伴出现。当病原体及其毒素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和释放时,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引起寒战。患者会不由自主地出现肌肉颤抖,牙齿打颤,全身发冷,即使增加衣物或盖厚被子也难以缓解。
3. 乏力:
在血感染的情况下,病原体的侵袭以及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导致患者感到全身乏力。患者会觉得疲倦、虚弱,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乏力症状也可能难以完全缓解。
4. 皮肤瘀点瘀斑:
部分血感染患者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因为病原体感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凝血功能发生异常,血液渗出到皮下组织形成的。瘀点瘀斑可分布于全身各处,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尖样,大的可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
5. 关节疼痛:
相对较为罕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血感染时,病原体可能侵犯关节滑膜等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表现为隐痛、胀痛或剧痛,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受累关节可出现红肿、压痛等表现。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