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小便后尿道刺痛可能是饮水过少、局部刺激、尿道炎、膀胱炎、尿道结石等因素导致的。
1. 饮水过少:
喝水少会导致尿液中有害物质浓度升高,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保证每天至少摄入1500 - 2000毫升的水分,多喝白开水,促进尿液生成和排出,稀释尿液中有害物质浓度,减轻对尿道的刺激。
2. 局部刺激:
女性卫生用品使用不当、男性内裤过紧等,长期摩擦刺激尿道。建议选择质量合格、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和内裤,避免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3. 尿道炎: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尿道,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建议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淋菌性尿道炎常用头孢曲松等,非淋菌性尿道炎常用阿奇霉素等,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4. 膀胱炎:
膀胱黏膜受到细菌感染,炎症可蔓延至尿道,排尿时刺激尿道产生刺痛。建议根据病情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如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5. 尿道结石:
结石在尿道内移动,损伤尿道黏膜,导致排尿刺痛。建议根据结石大小、位置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