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解答
臂丛神经鞘瘤手术要点与神经受损分析。本手术操作应按保护神经的一般原则,轻柔、减少器械刺激和不随便切断可见的神经纤维。当暴露肿瘤后采用层层剖开的方法,通常将4至6层的肿瘤外膜纵向剖开,见到肿瘤实质后采用挤出法把瘤体挤出。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关于臂丛神经鞘瘤讨论吧。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5岁,发现缓慢增大的左颈下部肿块半年余,近月有阵发性左上肢抖动,术前磁共振检查提示C5神经鞘瘤。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将胸锁乳突肌之锁骨头向前方牵开略作剥离即可见到2.8cm×3.0cm肿瘤,它距锁骨上方4cm,包膜厚,质地硬。在肿瘤的前1/3包膜外见有一支直径约2.5mm的神经纵向跨越(肩胛上神经可能),手术将该神经剥出并向前方牵开保护之。剥离肿瘤的上下两极,在有限的手术视野中试图寻找肿瘤的神经供支却未能见到,肿瘤外膜为多层极其致密的纤维膜。由于意识到该肿瘤的复杂性,随即术式改为从肿瘤的前后向剥离,又在肿瘤的深面膜外见到另一支约1.5mm粗的神经自上而下穿越(属支名不详),也将其仔细保护牵开。然后采用纵向剖开肿瘤包膜的方法见到并完整剥出了一水囊样的瘤体,切断与其相连的两根微细神经支。肿瘤送病检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病人出现明显的臂丛上干损伤症状,腋神经和肌皮神经功能障碍,手不能外展和屈肘,但无三角肌区皮肤刺痛消失区,前臂外侧皮肤感觉过敏,对轻微的机械和温度刺激即有疼痛反应。最初的肌电图检查和手外科专家会诊都支持臂丛上干的不完全损伤。立即采取几种电刺激理疗和给神经营养药物。患者从术后2个月起,开始逐步显现手的外展动作,3个月达外展40°,4个月达50°。屈肘功能也在术后4个月左右出现,不过屈肘方式为前臂内旋情况下的肱桡肌收缩,二头肌无收缩功能。复查肌电图显示,腋神经有活动电位,为不完全损伤,肌皮神经无活动电位,其运动支为完全损伤。上海某医院手外科会诊建议行肌腱移位手术,以纠正屈肘方式。患者选择了顺其自然的保守康复过程。
2.1臂丛神经鞘瘤的现状与臂丛的易损性。据我院病案室资料,20年内手外科和颌面外科未有一例臂丛神经鞘瘤被收治。顾玉东教授报道,上海华山医院自1963年至1990年近30年中共收治26例[1]。臂丛由C5,C6,C7,C8和T1发生,分上中下3干,每干再分前后2股,共6股,然后再合并为内、外、后3束,神经纵横交错,结构复杂[2]。由于臂丛深居于颈深部的椎前筋膜下,颌面外科医生即使对肿瘤患者作全颈根治手术,也总是“只见不碰”,故不会去损伤臂丛。然而由臂丛神经发生的神经鞘瘤由于有5%的恶变率,瘤体膨大或瘤内出血,囊变等的压迫会影响上肢功能,故医生需冒可能损伤臂丛的风险去施行手术。众所周知神经鞘瘤的构成形式是多样的。肿瘤与神经的关系最多见的形式是神经的末梢支或小分支伸入瘤体内,这些细支切除对功能影响较小。另一多见的情况是,肿瘤的中央或一侧有较粗的神经干穿过,手术时要仔细剖开肿瘤,注意游离并保护好该神经不遭损伤。临床最少见的形式是肿瘤由大的神经干中心产生,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该神经的纤维被挤压扩张,逐变细拉长,最终完全成为包绕该肿瘤的外膜。手术时如按前两种形式采用通常剥离的方法极易造成神经损伤。从现有的资料看,臂丛神经鞘瘤的生长形式属于后一种情况,如完全切除该肿瘤必将损伤臂丛,临床务必注意这一特殊性[1,3]。
2.2理论上的要求从临床角度看有时并不这样简单,原因有(1)臂丛神经鞘瘤很少见而易于误诊,国内外均有按一般肿瘤切除造成臂丛完全损伤后果的病例[1]。(2)即使术前已确诊,术中在有限的手术切口和视野内,由于肿瘤位置深,周围神经分布复杂,神经的损伤也不能绝对避免。本例病人我们先作过一些探查性肿瘤外膜剥离,随即采用纵向剖开肿瘤的外膜,完整摘出约2.5cm×2.5cm的水囊样瘤体,同时切断2根与瘤体相连的神经细支,术后却发生了臂丛上干不完全损伤。分析原因为从手术始初就不能用纯剥离的方法,尤其不能对肿瘤外膜行横向的剥离,因为这种剥离实际在损伤已变异但却有传异功能的神经纤维。
2.3臂丛损伤的康复过程。臂丛支配上肢以运动纤维为主,其终端功能支共5大支为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臂丛干区损伤即可出现相应支的症状。本例为上干损伤,主要出现腋神经和肌皮神经受损表现,患者手外展和屈肘功能障碍。由于臂丛损伤有多种类型,最初较难准确判断是神经的震荡伤,受刺激后的传异功能失调还是臂丛神经纤维断裂伤。术后积极组织会诊和早期治疗(理疗、药物)很必要。医生要做好解释工作,稳定患者情绪,使能耐心配合治疗,增加康复信心。本例患者在术后二月起逐显手外展功能,证明腋神经开始康复,但肌皮神经损伤至术后4月仍未见恢复。关于神经损伤后的自然再生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一般神经再生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化性,即新生的轴突可以识别远端神经的性质并向相应的终末组织生长。这种趋化性与神经损断的距离成反比[4]。陈日亭认为神经纤维受到部分切断撕裂挤压缺血等损伤,如损伤较轻,一般都能恢复功能,尤其是周围神经。神经断裂后神经再生约从第三周开始,近心轴突断端新生一些幼芽分支逐向远端伸长,断端两侧的雪旺细胞也增生,轴突幼芽细支沿雪旺细胞生长,其速度平均每天约1mm,轴突的再生直至达到原来的分布组织时才停止。因此从时间上来说,靶器官越远恢复时间越长。病人的个体因素,神经断处的瘢痕增生程度等均可影响到神经的再生过程。临床上确实有神经损伤后通过较长时间才得到自行康复的病例
好了,上面就是我们关于臂丛神经鞘瘤讨论,在原受损的上干两大分支中,其腋神经所支配的三角肌的功能完全恢复,手外展正常。而肌皮神经所支配的二头肌的曲肘功能被肱桡肌替代。患者能自己洗头、骑车,基本不影响处理日常生活。至于肌皮神经的受损,是否仍有望得到自然修复。
1、侧身碰墙。缓解痛经的一个经典作用就是侧身碰墙。方法是,侧身站立在离强约半米的地方,然后抬起一只胳膊,和肩一样平,肘部弯曲,用前臂和手掌贴在墙上,另一手叉腰,把靠近墙边的胯部靠拢墙面,两侧交替做。这个动作可以每天做上20-30个。2、小腹贴墙。该种姿势的做法是
人生中,人们常把脚癣称为脚气或香港脚。事实上,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而且脚气也会传染,所以如果有脚气的病人,除了治疗疾病之外,还要防止自己的疾病传染给他人。脚气对人危害很大,所以发生脚气后必须及时治疗,而且脚气不但容易影响个人形象,而且还会传染他人,所以要及时
慢性胃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钾颗粒、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治疗,规范用药才可以有效控制病情。1、奥美拉唑肠溶片这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所以能够缓解胃炎所引起的不适症状。2、枸橼酸铋钾颗粒当患者出现慢性胃炎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胃部疼
小孩两天没拉大便了一般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遵从医生指导,通过服用药物改善。1、调节饮食结构小孩两天没拉大便了,家长通常是不需要过于担心的,有可能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所引起的,如果没有出现精神反常
头孢和阿莫西林比较常见区别一般指药物结构、适应证、注意事项等。1、药物结构头孢属于比较常见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和阿莫西林都属于—内酰胺类,里面含有—内酰胺基团。2、适应证头孢里比较常见,药物一般有头孢拉定片、头孢氨苄片、头孢唑啉片等,主要分为第1代、第2代、第
维他命的调整对身体有很好的协助,但许多人可能沒有太掌握这种问题,常常忽视了营养成分维他命的补充,造成基础代谢混乱,对皮肤的损害也是较为大,因而大伙儿要掌握维他命对皮肤的关键作用。那维他命b5对皮肤的作用有什么?1、改善肤质黑色素的影响。维生素b25的关键作用便是
42天听力筛查的准确率并不是很高,因为内耳发育还不是很完善。42天听力筛查是对于新生儿听力测定的一种常见方式,主要包括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耳声发射和声阻抗等检测,是听力重要的一种筛查方式,应该在自然睡眠的时候操作,了解是否出现了听力受损,准确率不是太高,还需要三
6岁孩子吃肠虫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不可以盲目的用药,避免药物不对症或者是药量不对,预防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肠虫清是一种驱虫的药物,一般在晚上睡前使用比较好,服药期间要多喝开水,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还能溶解药物,能加快驱虫的效果,能让体内的
长期脚后跟疼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采取治疗方法,比如长期过度活动、外伤、跖腱膜炎等。要严格遵医嘱根据病因治疗。1、长期过度活动如果长时间走路或者站立姿势不良,导致足跟慢性损伤,就有可能会引发疼痛,可以通过休息、热水泡脚等方式进行改善。2、外伤如果脚后跟部位受到外
1)白菜白菜的性能味甘,性微寒。能益胃生津,清热除烦,利小便,利肠道。但是脾胃虚寒的病人不宜多食。2)白萝卜萝卜性偏寒凉而利肠,脾虚泄泻者慎食或少食;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先兆流产、子宫脱垂、宫寒等患者忌吃。属于寒性的食物有苦瓜、番茄
6岁小孩咳嗽要注意多喝温开水,还要通过排痰护理、注意房间通风等方式改善症状,同时要配合口服药物来共同治疗。1、多喝温开水6岁小孩咳嗽很可能是天气转凉导致的,再加上孩子抵抗力比较弱,很可能会有咳嗽的情况,如果长时间没有治疗,很可能会诱发肺炎或者是支气管炎等疾病
怀孕初期会引起女性出现停经,月经长时间不来或者是已经超过10天,需要通过使用早孕试纸查看身体是否怀孕,随着孕期逐渐延长,受精卵着床比较早可能会出现早孕反应,有恶心呕吐或者是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在早晨睡醒之后,症状会有所加剧。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怀孕初期出现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