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小孩耳朵里面流脓可能是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清洁
若为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导致的耳道流脓,需先用无菌棉签清理外耳道分泌物,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耳道皮肤,清洁后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污水进入耳朵加重感染。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外耳道炎可局部涂抹氧氟沙星滴耳液(3岁以下禁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6岁以上适用),中耳炎可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6月以下禁用)等。若伴随发热或疼痛,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
鼓膜穿孔超过3个月未愈合或中耳炎反复发作时,需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术后需定期换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导致修补材料移位。
4、其他原因处理
若为异物入耳继发感染,需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异物。湿疹合并感染时需联合地奈德乳膏和莫匹罗星软膏交替涂抹,同时避免孩子抓挠耳部。
发现孩子耳道流脓时切勿自行掏挖,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注意观察有无耳痛加剧、高热或听力下降等情况。避免让孩子游泳或洗澡时耳朵进水,哺乳期婴幼儿喂奶后应竖抱拍嗝,防止奶液流入咽鼓管加重感染。
0一6岁儿童视力标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变,通常在刚出生的时候视力相对比较弱,通常在0.01左右,在6个月的时候,视力的标准会上升到0.1,一岁左右的时候视力会到0.2左右,而在6岁的时候视力的标准会在0.8~1.0左右。儿童在刚出生之后视网膜发育的还不是特别完善,晶状体还
宝宝一岁左右可以吃瑶柱,当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脂肪、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并且口感十分的鲜美,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但要根据宝宝的情况适当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适当的添加辅食,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可以提高身体
抗原检测大概需要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才可以看到结果。抗原检测通常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也是一种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方式,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用于判断早期感染患者的自我筛查,可以自行在家进行筛查,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准确率是比较高的,灵
脚出汗选择生活干预、饮食调理、药物等方式逐渐改善,也需要做好局部的护理工作。1、生活干预在生活中需要做好局部的护理工作,避免受到环境的刺激,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合的鞋子,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鞋子减少一些刺激性。2、饮食调理饮食上要以清淡消化为主,避免吃一些高热
女小便多次数多可能是由于饮水太多、精神因素、尿路感染等原因导致,需要配合医生合理改善。1、饮水过多如果有饮水过多的情况时,就有可能会导致小便次数增多情况的发生,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需要通过调整饮水量的方式来改善。2、精神因素如果精神处于过度紧张和压抑的情
女性长期喝大麦茶的危害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便秘加重以及胃肠道的反应等,需要减少长期饮用的次数。1、消化不良大麦茶虽然具有一定的药源价值,但是长期服用之后,容易导致患者的消化能力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出现消化不良现象。2、便秘加重适量的喝大麦茶可
宝宝的哺乳间隔时间因宝宝的年龄而异,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的哺乳间隔也不一样。1、刚出生的宝宝饥饿时,会出现吮吸手指、哭闹、眼珠闪烁等症状,这时候只要宝宝的肠胃排空了,就可以进行哺乳了,并且在这期间不会有次数和时间限制。2、出生两个月的宝宝,每天都要有规律地喂养,一般三
小儿夜尿多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方法来做改善,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改善。1、一般治疗日常生活当中还需要做好饮食调理工作,在晚上睡觉之前要尽量避免喝水。2、药物治疗在出现尿道炎症之后可以通过口服头孢克肟颗粒和阿莫西林颗粒、罗红霉素颗
贫血不能碰的食物通常包括咖啡、茶水、高脂肪的食物等方面,需要多加以重视,积极治疗。1、咖啡贫血的人群最好不要经常喝咖啡,很容易影响铁的吸收,引起贫血加重。2、茶水因为茶叶中含有单宁酸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引起贫血,特别是浓茶。3、高脂肪的食物贫血的人群需要进补
60岁肝硬化但是不能完全治愈,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60岁出现肝硬化有可能是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大量饮酒、肝脏受到感染等原因引起,会导致肝脏细胞坏死,还会出现肝硬化,会影响正常肝脏功能,属于一种不能完全恢复的疾病。患者出现肝硬化,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肝功能检查来判
瘦双下巴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整、适当锻炼、抽脂手术等多种方法改善,都能够达到有效的调理。1、饮食调整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好饮食调整,需要控制好一天总热量的食物摄入。2、适当锻炼平时还需要多参加一些有氧运动,能够达到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效果,加快体内的脂肪和热量
耳朵里面的耳屎是属于湿的通常是称为耳道耵聍。有可能是因为耳道进水、外耳道炎、中耳炎等情况造成,建议观察,必要的时候治疗。1、耳道进水耳道进水之后可能会引起耳道耵聍的情况,通过免去进行擦拭能够缓解。2、外耳道炎过度的挖耳朵或者是刺激耳道,可能会出现耳道皮肤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