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个人中心

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2025-07-221

病情描述:

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收起
精选回答
  • 主任医师 解答

    因为社会上很多人意识不够强,人们的身体受高温影响留下很多后遗症,不少人出现脾胃不适的症状,除了要做好饮食调理外,其实治疗脾胃虚的方法有很多,中医药方是很不错的选择。那补肾又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很多人出现了脾胃不适的症状,除了要注意饮食调理之外,还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调理脾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调理脾胃的常用中成药。

    1、积食选择保和丸

    脾虚患者一般表现为胃痛、总有饱胀感、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呃逆、烧心等症状,一般人都会认为是“脾胃不和”。

    出现脾胃不舒服的症状主要是食滞胃脘证,患者在发病前往往会有暴饮暴食或饮食不洁的历史。出现饮食不畅、打嗝出酸臭等消化不良症状时,治疗中成药比较合适,比如:(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槟榔四消丸等。保和丸的重点是消食化热;加味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湿阻和食滞;枳实导滞丸主要是湿热中阻。

    2、香砂和胃丸选择腹胀

    现代人们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四季交替之时,脾胃病易多发。对于大部分脾胃不和的病人,可以用香砂和胃丸进行调治,主要是因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大便不调等。本品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加理气、消食、祛湿中药合用,具有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的功效,适用范围广。不过,在伴有口臭、恶心、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实热症状的病人中,不适合有阴虚,如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等。

    若病人胃部不适、经揉或保暖后减轻、乏力、手足不温,可用温胃舒,顾名思义,其有温胃舒,适于胃寒寒凉,饮食生冷、受寒更痛。这类药物有虚寒性胃痛冲剂、胃气止痛丸、附子理中丸等。但是检查舌象时,如果发现有湿热、舌红、苔黄、腻等症状和急性胃痛都不适合。

    3、牛黄清胃丸选用胃痛

    胃痛伴有胃酸增多及口渴爱喝冷饮、大便干、小便黄等胃热症状,治疗时可通过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片、一清胶囊、新清宁片等药物来达到泻火清胃的效果。不过这类药物不能长期服用或长期服用,大量使用容易伤脾胃阳气,使身体虚。若服药后无明显改善,应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病情较长,有上腹部隐痛灼痛、口燥咽干、饮水不解渴、手足心热、消瘦乏力、舌红少苔等脾胃病,可适用养胃舒治疗,这类药物也有阴虚胃痛颗粒等。

    如果发现胃胀作痛、恶心、口中粘、口苦、口干、口臭、大便不爽等症状,可以选择肠胃康来治疗。如果同时有腹泻症状,可以服用葛根芩连微丸。

    4、萎缩性胃炎选择摩尔丹

    萎缩性胃炎病人也适用摩罗丹,它的药物组成比较多,只要对证,其它胃病一样可以服用。阳虚患者主要是起和胃降逆,健脾消胀,对阴虚、湿阻、气滞、血淤都可以用,但是阳虚患者也可以用,但是如果有气虚无力、面色无华、手足不温等症状的阳虚患者不宜服用。

    家里可以常备一些中成药,但是需要对症下药,如果自己不能分清,就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假如您有脾胃不舒服的症状,不必害怕,中国人脾胃多不和,只要对症治疗,很快就会调整好自己的身体,不过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凡是伤脾胃的食物都不能吃,治疗脾胃虚寒的中成药也是没用的,另外在家里还可以常备一些中成药。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关推荐
杨路

y路副主任医师

医结合医院  针推康复科

--> 网站地图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0 - www.mengsiq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