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个人中心

脑血管痉挛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2025-07-222

病情描述:

脑血管痉挛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脑血管痉挛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收起
精选回答
  • 主任医师 解答

    脑血管痉挛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一、病因

    颅内动脉瘤破裂常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及其降解产物是导致脑血管痉挛的最主要的原因。颅脑损伤、颅脑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核性和化脓性脑膜炎、偏头痛、高血压性脑病等也可诱发脑血管痉挛。

    二、临床表现

    脑血管痉挛本身并无典型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一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5日,如果出现意识状态的恶化,甚至伴随新出现的局灶定位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以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等,临床除外电解质紊乱,CT检查除外继发性脑积水及颅内血肿后,需高度怀疑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还有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上升也存在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

    三、治疗

    1.病因治疗

    尽早明确病因,及时处理原发病,如尽早处理颅内动脉瘤、减少颅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操作的局部血管刺激和损伤等。

    2.药物治疗

    尼莫地平、法舒地尔等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其他如血管内治疗、改善脑灌注等治疗,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具体选择治疗方案。

    四、预防

    以下关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主要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痉挛,其他类型的脑血管痉挛可以此为参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包括病因治疗、预防为主、全程治疗、防治并发症等。

    1.影像学检查提示脑血管痉挛,患者有临床症状,需尽早治疗及动态监测。

    2.提示脑血管痉挛,但患者尚无临床症状,建议预防性治疗及动态监测。

    3.未发现脑血管痉挛,但患者有临床症状也需要给予治疗及动态监测。

    4.对于存在脑血管痉挛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自发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大血管周围手术后等,尽管患者暂无临床症状,仍需加强病情监测,并给予预防性治疗。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关推荐
杨路

y路副主任医师

医结合医院  针推康复科

--> 网站地图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0 - www.mengsiq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