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个人中心

尿中蛋白质高是怎么回事

2025-07-222

病情描述:

尿中蛋白质高是怎么回事

尿中蛋白质高是怎么回事
收起
精选回答
  • 主任医师 解答

    1、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蛋白质漏入尿液从尿道排出,就会形成蛋白尿。肾脏滤过率越高,尿蛋白含量越高,是判断肾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人尿中并不含蛋白或微量蛋白,但是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流中的蛋白流进肾脏,由于肾脏滤过率的下降,导致蛋白出现“漏网”。

    肾病是肾病中最容易引起尿蛋白偏高、尿蛋白偏高的疾病,这是肾病中最容易引起的。肾脏出现损害时,肾脏在正常情况下都会回吸收,当肾脏出现损伤时,根据肾脏纤维化发展原则,肾脏纤维化开始,当肾脏出现回吸收功能下降时,会漏出一些蛋白,导致尿蛋白生成,出现尿蛋白偏高。

    2、尿中蛋白含量高的两种情况

    实际上,一次检查是无法做出诊断的。第一当检查到蛋白尿的时候,必须再次进行检查。如果是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需要做尿沉淀、红细胞、白细胞数等检查,结合全身症状及检查结果,才能确诊。蛋白尿++在临床上可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蛋白尿为生,另一种是病理性蛋白尿。在剧烈运动、体位改变、身体发烧或寒冷、情绪异常激动等情况下,检查自己的蛋白尿是+或++,那么就会出现理性蛋白尿。这样的话,多次复诊没有异常,就不需要对此进行任何特殊的处理。不过,如果多次尿常规检查显示蛋白尿呈阳性,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肾脏病变引起的病变,发生了肾脏疾病,这个时候要做进一步的规范治疗。

    3、肾病病人尿中蛋白高怎么办?

    蛋白尿是肾病的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说明肾病的病情。轻微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少并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并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像微小病变肾炎和轻度系膜增生肾炎,肾脏病变较轻,每日尿蛋白量可达数克甚至十几克。

    血尿、蛋白尿是判断肾脏疾病病情严重性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但肾病患者并不能一叶障目。一旦病情得到控制,潜血、尿蛋白数值就会自然下降。因此,要想真正的康复,治疗本病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病人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治愈肾病。

    尿中蛋白高的处理

    处理:

    严格控制饮食,合理摄取高质量的蛋白质,以达到肾病的目的。

    病情的预后:

    如果有蛋白尿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体位性因素等,需要通过肾脏其它B超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来判断肾脏受损所引起的临床症状。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比较复杂。在临床上发现持续的蛋白尿通常意味着肾脏有实质性的损伤。在蛋白尿由不稳定变少时,既可以反映肾脏病变改善,也有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恶化,病情加重。所以判断肾脏疾病损害的严重程度,不能单纯以蛋白尿来衡量,要综合考虑尿蛋白的量和时间,要结合全身情况、肾功能检查来判断。

    尿蛋白高的日常调理

    尿蛋白高的原因是不能吃太多,所以要及时的检查,不能吃太多的味精,也不能吃羊肉、狗肉、辣椒等含有低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炒菜时要多加盐、少放味精,不能吃有高热、有镇静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辣椒等,都要谨慎。

    山药、南瓜、土豆、山药等蔬菜类食物要吃得清淡、营养均衡,如果出现浮肿、高血压等症状,建议在饮食中多吃些海带、海带、海带、高血压等。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关推荐
杨路

y路副主任医师

医结合医院  针推康复科

--> 网站地图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0 - www.mengsiq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