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个人中心

小儿黄疸的危害有哪些呢

2025-07-222

病情描述:

小儿黄疸的危害有哪些呢

小儿黄疸的危害有哪些呢
收起
精选回答
  • 主任医师 解答

    人体内胆红素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如果胆红素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新生儿黄疸则指小儿出生后周身皮肤、双眼、小便都发黄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胎黄。新生儿溶血是最常见的黄疸性疾病,它是由于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而导致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出现溶血,引起贫血、水肿、肝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若体内大量的胆红素侵犯到人的中枢神经细胞核,其发生的黄疸就比较严重,医学上称之为核黄疸,其病死率较高,并且容易留有后遗症

    黄疸是由胆色素代谢障碍引起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巩膜、粘膜和皮肤黄染的临床表现。

    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红细胞的过量破坏、肝细胞的功能不良、胆红素排泄障碍和胆红素代谢先天性缺陷等。

    因此,临床上常将黄疸分成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和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四类。

    (一)

    溶血性黄疸可见于: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地中海贫血等先天性或遗传性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②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等获得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③败血症、毒蕈中毒、陈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二)

    肝细胞性黄疸可见于如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中毒性肝炎、肝硬变、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癌等。

    (三)

    阻塞性黄疸可分为肝内性与肝外性两类。①前者可由毛细胆管炎型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黄疸等所致;②后者可由肝外胆管的炎症水肿、瘢痕形成、蛔虫、结石和肿瘤等所致。

    (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为胆红素代谢先天性缺陷所致的黄疸。临床上比较少见,大多见于小儿及青年期。一般为先天性,并有家族史,后大多良好。

    黄疸的危害:

    人脑中有重要的结构称为血脑屏障,它使很多物质不能进入脑内,以保护脑子这一人体内最重要的中枢器官。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发育还不够完善,而间接胆红素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黄疸严重的小儿,

    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可以进入脑组织,造成脑的损伤,称为胆红素脑疾(又称核黄疸)。在血中胆红素急剧升高时,,如果婴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不好、嗜睡、四肢变软或发紧、吃奶困难或不吃奶、眼睛发直、尖叫、抽风等一系列表现,说明已经出现胆红素脑病。部分病情严重的胎儿会因此而死亡。经抢救存活下来的小儿很多最终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运动功能障碍、听力障碍、智力低下等。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关推荐
杨路

y路副主任医师

医结合医院  针推康复科

--> 网站地图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0 - www.mengsiq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