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个人中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2025-07-222

病情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收起
精选回答
  • 主任医师 解答

    利用CT对CT进行脊椎和椎管内病变进行诊断,分辨率相对较高,能较清晰地显示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同时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并能用三维技术重建椎管与根管的立体形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CT图像上的主要变化是:

    ①后缘变形:通常,椎间盘的后缘是平行于椎体骨性部分的边缘;髓核突出的病人椎间盘后缘有局部突出。按其形态和性质可区分椎间盘膨出、突出或脱落(破裂),前者是退变性的早期表现,后者属于中、晚期变化;

    ②硬膜外脂肪消失:一般情况下,腰椎区域,特别是腰4~5和腰5~1平面,硬脊膜囊一般有丰富的硬膜外脂肪,硬膜外透亮区的形态和大小对称。脱去的髓核可代替低密度的硬膜外脂肪,在椎间盘破裂的平面上,两侧对比观察,密度不对称;

    ③硬膜外腔内软组织密度增加:突出或脱出髓核的密度高于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硬膜外间隙软组织密度阴影代表突出的骨块(大小和位置)。在残片较小且外部有一纵韧带连接的情况下,软组织块影和椎间盘影是连续的。在碎块破裂至后纵韧带外,与椎间盘失去连续性并从纤维环破裂处脱离时,可出现分离状影像。软组织密度可在椎间孔内或椎间孔,视其破裂位置而定,但以外侧缘为软组织密度,以椎间孔为中心。如果突出性碎片较大,软组织密度也可在病灶平面之外的层面显示出来。按照碎块的自由方向,可以位于椎间盘下面的椎体后缘,或者紧贴椎弓根的侧隐窝;也可以位于椎孔内,颇像已增大的神经节;

    ④硬脊膜囊变形:硬脊膜及其内容物的密度比椎间盘低。上腰椎的整个骨性椎管都被脊膜囊占据。由于密度差的关系,脊膜囊缘与椎间盘边缘界限清晰。硬脊膜在突出的时候也会发生变形。下腰椎区的硬脊膜囊并未充满整个椎管,且不接触椎间盘的后缘,仅当椎间盘突出到足以阻塞硬膜外脂肪并压迫脊膜囊时,只有少数突出的碎片会压迫神经根,造成硬膜外脂肪阻塞并压迫脊膜囊,这时才会出现光滑的圆形脊膜囊轮廓,还有少数病例不会导致脊膜囊变形;

    ⑤被压移位神经根鞘:在正常情况下,在硬膜外脂肪对比下,神经根鞘显示出一种软组织密度,它位于骨性椎管的后侧、椎弓根的内侧,在椎弓根较低的平面上,当骨性椎管后侧突出时,将根鞘向后移动,根鞘和突出的碎片常无法区分,这本身就是神经根受压的一种征象;

    ⑥突脱髓核钙化:当髓核突(脱)出时间较长时,可逐渐形成钙化,CT检查时可发现相一致的改变。椎间边缘和碎屑可被延迟;

    ⑦CTM检查技术:CT检查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正确率在80%~92%之间。因为CT对病人的X线辐射量很小,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基本无害化的诊断方法。另外,使用水溶性造影剂做CT和CT(M)联合作脊髓造影,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CTM检查,以上征象更明显。大部分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被椎间盘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位于同一平面。椎管内其它部位可发生自由椎间盘脱出。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关推荐
杨路

y路副主任医师

医结合医院  针推康复科

--> 网站地图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0 - www.mengsiq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