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个人中心

养生之道失意孔子为什么不得抑郁症

2025-07-222

病情描述:

养生之道失意孔子为什么不得抑郁症

养生之道失意孔子为什么不得抑郁症
收起
精选回答
  • 主任医师 解答

    作为我国道家之士之一,孔子一生虽穷苦潦倒,但终究高人一等。照现在的观念,孔子早就患上了忧郁症。但是事实上他并不这样,这要归功于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周游列国14年,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时而被人追杀,时而挨饿,时而吃不下饭,可谓千辛万苦,但却能年逾古稀,可谓长命百岁。在《论语》中,孔子有一套“养生之道”。

    在六十四岁的那年,孔子说他“义无反顾,乐于助人,不知老到什么时候”。他强调了精神在长寿中的作用。愤怒的人,连食都忘了,还有什么烦恼呢?乐观主义者,连忧愁都忘了,忧愁之事,忧愁伤身,伤身必损寿。

    第一,孔子很能养心。保健之道,重在养字,既要养身,又要养心,两者能巧妙结合,自然就能达到身心健康,实现自我和谐。

    孔子十分怡情养性,爱好广泛,有各种各样的兴趣。"以道为本,以德为本,依仁为本,游于艺。擅长诗书礼乐,爱好弹琴,以“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法为教学内容。他还深入地研究了“六艺”中的“乐”。擅长运用音乐调剂情绪,亲自修改《乐经》,通过音乐达到放松身心,养生延年的目的。

    孔子说,“仁者寿”,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身作则、长命百岁的人。唐朝文人韩愈在其《李元宾墓》中有云:“生不息,孰谓其寿平。”何谓“淑”?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天真。有生不息,有良知,有寿终正寝之意。”意思是,不单纯,有良知的人,不可能长寿。相反,长命者,一般都有单纯,天真的一面。纯真,天真无邪,不会耍心计,一定是心境平和,品行端正的人。现代的人难道不喜欢说一句话“寿高先得德性好”吗?Barkin先生有一副对联:“胸怀宽广,寿终正寝,志存高远。”

    曾经,子路等四位优秀的人才站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你不要以为我比你大几岁,就认为我很了不起,其实我也跟你一样。”你通常都在抱怨我不理解你,现在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说说你的人生目标,好吗?

    子路是急性子,脱口而出,说一个中小国家,无论财政多么困难,无论遭遇多么大的灾难,都交给我子路去管理,保证三年可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个人都在谈论他们的志向,或生活中的理想。只是曾在那儿埋头弹琴,搞他的音乐,表面上看他没有听人说话,事实上,他听到了所有人的话。

    “曾经,”孔子说,“你怎么样?”曾点就说过,我的理想跟他们三个同学不一样。只想着,暮春三月,穿着春装,农忙也过了,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一起到沂河里去洗浴,在祭坛上吹舞,欢欢喜喜地唱着歌回家去。这是一个看似渺小、志向不够远大的境界,但是,听到后孔子感叹道,我只希望和你们一样!两个都是老大。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关推荐
杨路

y路副主任医师

医结合医院  针推康复科

--> 网站地图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赣ICP备2024041600号-3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0 - www.mengsiqi.cn All Rights Reserved